急性中毒—金属元素(十一)
二、重金属
元素周期表>43号、原子量>20的元素及其化合物。
(七)钡(Ba)
钡是一种略具有光泽的的银白色金属,金属钡几乎无毒,只有可溶性钡盐才能引起急性中毒,其毒性与溶解度有关。硫酸钡不溶于水,可溶于稀盐酸,吞食后可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钡而毒性增强。钡及其化合物可由呼吸道、消化道及受损的皮肤进入体内,亦可经静脉用药致死。钡离子在24小时内迅速分布到肌肉和骨骼,之后肌肉内钡逐渐减少,骨骼中逐渐增高,蓄积量可达吸收总量的65%。钡主要经粪便和尿排出,母体内的钡可通过胎盘屏障和乳汁进入胎儿、乳儿体内。钡离子是一种极强的肌肉毒,对平滑肌、骨骼肌和心肌均能产生过度的刺激和兴奋作用,最后导致麻痹;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,导致低钾血症。人口服氯化钡中毒剂量为0.2~0.5g,致死量为0.8~0.9g。急性钡中毒多是由于误服引起,或是引用过污染水源。吸入高浓度化合物粉尘也可中毒。
量大而接触史往往不明确,病情发展迅速,可根据胃肠道症状,并迅速出现肌肉麻痹、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,行心电图及电解质监测可初步诊断。
口服中毒潜伏期为10分钟至48小时,多在30分钟至数小时,早期出现口腔及咽部烧灼感、恶心、呕吐、胃部不适、腹痛、腹泻、腹胀、伴头晕、头痛、心慌、胸闷、四肢无力及肢体麻木等。吸入中毒类似口服中毒。
严重者可表现为:
1)进行性肌麻痹:初为不全性迟缓性瘫痪,由四肢肌肉向颈肌、舌肌、膈肌、呼吸肌进展。随后发生运动障碍,少数患者完全性瘫痪及窒息。
2)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:由于肌肉毒性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,造成低钾血症。可使患者出现心动过速、早搏、房扑、房颤,甚至室颤或心脏骤停。
实验室检查:血钾降低,严重者进行性下降,ECG可见各种心律失常及低钾血症(QT延长、T波高大、TU波融合)及ST段降低。
鉴别诊断:需与胃肠炎、周期性麻痹和其他低钾血症原因相互鉴别。
处理原则:
口服中毒立即催吐,用温水或硫酸钠溶液洗胃,然后口服硫酸钠20-30g导泻。皮肤灼伤者用硫酸钠冲洗,彻底清创后按皮肤灼伤处置。
密切监测血钾。
解毒剂:
1)硫酸钠可使钡离子形成不溶的硫酸钡,防止对肾的损害,并利尿。根据病情首选1-2%硫酸钠500-1000ml静滴,或10-20%溶液10-20ml缓慢静注。可重复用药2-3日。
2)补充钾盐,纠正低血钾是抢救中毒的重要措施。可适当快速大量补钾,维持血钾水平,严密监护心电图。注意这是特殊情况!
对症治疗:补液水化,机械通气,CPR。
(完)
了解更多中毒处理信息,请在关注急诊医学资讯后,点击菜单指南综述-中毒处理进行查询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